系统设置
系统设置的入口如下所示:
分类管理
管理员可以在分类管理中进行 SERVICEME 助手分类 和 应用分类 的管理。分类管理允许管理员对各个类别进行添加、编辑、查看和删除操作,确保分类的整洁和有效使用。
查看分类列表
- 进入分类管理页面:在系统设置中选择“分类管理”进入该页面。
- 查看分类:分类列表展示了不同语言版本的分类信息,包括 日语、繁体中文、简体中文和英语,以及每个分类的描述。
- 执行操作:管理员可以对每个分类进行编辑或删除,点击相应的“编辑”按钮可以修改分类信息,点击“删除”按钮可以删除分类。
添加分类
- 点击“新建”按钮:导航到设置 > 系统设置 > 分类管理点击右侧的“新建”按钮,开始添加新的分类。
- 填写分类信息:
- 分类名称:为分类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。填写不同语言版本的分类名称,包括 日语(ja-JP)、繁体中文(zh-TW)、简体中文(zh-CN) 和 英语(en-US)。
- 分类描述:为分类填写详细描述,确保该分类易于识别和使用。
- 点击“保存”:填写完所有必要信息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即可创建新的分类。
💡 提示:支持一键补全不同语言的名称
编辑分类
- 选择要编辑的分类:在分类列表中选中需要编辑的分类。
- 点击“编辑”按钮:进入编辑页面,管理员可以修改分类的名称、描述等内容。
- 保存修改:编辑完成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以更新分类信息。
删除分类
- 选择要删除的分类:在分类列表中选中需要删除的分类。
- 点击“删除”按钮:点击“删除”后进行确认,即可删除该分类。
环境变量管理
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管理环境变量,这些变量用于配置系统的运行环境。通过环境变量,管理员可以设置特定的配置项,如上传文件大小限制、支持的文件类型等。
查看环境变量列表
- 进入环境变量管理页面:导航到设置 > 系统设置 > 环境变量
- 查看已配置的环境变量:系统会列出所有已配置的环境变量,包括每个环境变量的名称、值、所属模块、以及备注信息。
- 示例:环境变量如
TITLE_FILTER
、logo
、slides_type
等,均可以在列表中查看。
- 示例:环境变量如
添加环境变量
- 点击“新建”按钮:在环境变量管理页面,点击右侧的“新建”按钮,开始创建新的环境变量。
- 填写环境变量信息:
- 环境变量名称:为新环境变量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。
- 环境变量值:为环境变量指定相应的值。例如,
slides_type
的值可以是["Proposal seeking endorsement", "Information sharing"]
。 - 所属模块:选择该变量属于哪个模块(如
frontend
或backend
)。 - 备注:可以输入备注信息,帮助其他管理员了解该环境变量的用途。
- 点击“保存”:填写完所有信息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成功创建新的环境变量。
编辑环境变量
- 选择要编辑的环境变量:在环境变量列表中选中需要编辑的项。
- 点击“编辑”按钮:进入编辑页面,管理员可以修改环境变量的名称、值、所属模块等内容。
- 保存修改:编辑完成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以更新环境变量。
删除环境变量
- 选择要删除的环境变量:在列表中选中要删除的环境变量。
- 点击“删除”按钮:进行二次确认后,即可删除该环境变量。
模型管理
模型配置说明
本产品支持集成以下增强功能,均依赖 Azure 或外部平台提供的服务,您需根据自身需求前往相关平台自行选择并获取必要的访问凭据(API Key、Endpoint 等):
- 语音输入功能(Whisper 服务)
- 服务说明:通过 Azure 上购买并部署 Whisper 服务,实现语音转文本功能。
- 配置方式:支持通过环境变量配置多个 Whisper Key,变量名中需明确包含 "Whisper" 字样;如未配置,将不会显示语音输入按钮。
- 兼容性说明:也支持通过初始化 SQL 的方式配置 Whisper 服务,配置内容将自动写入环境变量中,支持后期修改。
- Azure OCR 模式(Azure Document Intelligence)
- 服务说明:基于 Azure Document Intelligence 实现 OCR 能力,支持“Basic”与“Advanced”两种识别模式。
- 配置方式:需在环境变量中设置 Azure OCR 模式的 KEY 和 Endpoint;如未配置,将无法选择该 OCR 模式。
- 交互提示:界面将根据配置状态自动显示可选模式,并限制无效选项的选择。
- 如需购买服务或获取 API Key 及 Endpoint,请访问 Microsoft Azure 官方网站或相关服务提供商页面,按需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案。
- 我们建议客户优先评估数据安全性、响应时效及价格因素后再进行配置。若需部署支持,请联系技术支持团队。
新建模型集
管理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创建新的模型集:
- 导航到模型集管理页面:进入系统设置,选择“模型管理”,然后点击“模型集”。
- 点击“新建”:在页面右侧点击“新建”按钮,开始创建新的模型集。
- 选择模型类型:在弹出的窗口中,选择模型的类型。可选的类型包括:
- LLM(大语言模型)
- Embedding(嵌入模型)
- 选择语言模型:根据需求,选择合适的语言模型。当前支持的语言模型包括:
- OpenAI
- Deepseek
- Azure
- Ollama
- Tongyi
- Qianfan
- 填写模型集信息:输入模型集的名称和描述,确保信息清晰准确。
- 选择额外设置:根据需求,选择是否支持图片问答以及是否为推理模型。
- 确认创建:填写完毕后,点击“确认”按钮,完成模型集的创建。
通过这些步骤,管理员可以成功创建一个新的模型集并配置相应的设置。
默认模型设置
在模型管理中,管理员可以进行默认模型的设置,以便为不同的使用场景指定适用的模型。例如,在BI(商业智能)、翻译(Translate)等场景中,可以将默认模型设置为 Azure-4O 模型。通过这种方式,系统将在相应场景下自动使用预设的默认模型,提升工作效率和一致性。
设置步骤与模型集创建类似,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作为场景的默认模型。
使用场景
功能名称 | 作用说明 | 典型场景示例 |
---|---|---|
RAG | 结合知识库进行检索增强,提升大模型回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| 企业知识库问答、智能客服 |
i18n translation | 实现多语言翻译和界面国际化,支持全球化部署 | 面向海外用户的AI产品、国际化运营平台 |
gallery ssn writing | 记录用户每次交互或内容生成过程,方便查看和二次编辑 | 对话记录存档、内容创作留存、版本回溯 |
gallery rednote | 用户可标记重点信息或写批注,用于辅助回顾和内容审阅 | 审核AI生成内容、用户协同创作、高亮重点片段 |
gallery mindmap | 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结构化的思维导图,增强信息理解 | 项目梳理、知识图谱生成 |
optimize prompt | 优化用户输入的Prompt提示,提高模型理解和输出质量 | 用户输入不明确时辅助改写、低门槛提问优化 |
recommend question | 自动推荐下一个可能感兴趣或相关的问题,提升交互体验 | 聊天机器人延续对话、推荐引导 |
gallery chat lead | 提供对话引导模板或“开头词”,帮助用户发起更清晰的问题或创作请求 | 聊天模板库、创作提示 |
recommend config | 根据任务自动推荐大模型参数配置(如温度、是否用RAG) | Agent配置面板、低代码/零代码智能推荐 |
pdf_markdown | 将PDF文件解析为Markdown结构化格式,便于读取和后续处理 | 文档导入知识库、摘要生成 |
translate | 对用户输入或模型输出进行自动翻译,实现跨语言交流 | 多语言对话、多语种客服 |
BI | 利用大模型处理结构化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分析或业务洞察 | 自然语言分析报表、生成图表、BI问答助手 |
llm_ocr | 将图片中的文字提取为结构化文本,并结合大模型理解语义 | 图片问答、表单识别、PDF截图解读、图像文档搜索等 |
创建模型组
管理员可以在模型管理中创建模型组。创建的模型组可以在创建助手时,为其配置合适的模型组。
以下是创建模型组的步骤:
- 导航到模型组管理页面:进入系统设置,选择“模型管理”,然后点击“模型组”。
- 点击“新建模型组”:在页面右侧点击“新建模型组”按钮,开始创建新的模型组。
- 输入模型组名称:为模型组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,确保能够方便地识别。
- 选择模型:从可用的模型列表中选择要包含在该模型组中的模型,支持多选。
- 选择是否为自适应模型部署:根据需求,选择是否启用自适应模型部署功能,以提高模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
- 选择是否启用深度思考模型:根据需要,选择是否启用深度思考模型,以增强模型的智能处理能力。
- 点击“保存”:确认所有设置无误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即可成功创建模型组。
模型组渠道详情
在新建模型组后,可进入 「渠道详情」 页面,查看已配置的所有渠道。您可以根据需求:
- 新建渠道;
- 或点击右侧 「Key 详情」 查看该渠道下的所有密钥信息,并支持新建密钥。
通过此页面,便于统一管理各渠道及其对应的 API Key。
我们平台所提供的 API Key 拥有高度的独立性与授权效力。每一个 API Key 相当于一个独立的“通行证”,具备完整的访问与调用权限,具体说明如下:
-
独立于平台用户体系
持有 API Key 的调用方,无需是平台的注册用户,也无需具备任何特定的用户权限。只要请求中携带有效的 API Key,即可被视为合法授权的请求,系统将予以正常处理与响应。 -
不受 License 限制
通过 API Key 发起的调用,不会占用平台的用户 License 配额。因此,即便企业在平台上的实际注册用户数量有限,也可以通过 API Key 灵活支持更多服务接入和业务场景,实现规模化使用而无需额外授权或扩容。 -
按需灵活配置
不同 API Key 可按需配置不同的有效期、权限范围(如访问模块、数据范围等),适配不同的接入系统或业务方。推荐为每一个对接方单独生成独立的 API Key,便于后续管理与追踪使用情况。
⚠️ 安全提示: 请妥善管理 API Key,避免泄露。一旦被外部滥用,所有通过该 Key 发起的请求将默认拥有完整权限,可能对数据和系统安全构成风险。
语种配置管理
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语种配置。当前,SERVICEME 支持的语种包括 日语、繁体中文、简体中文和英语。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添加、编辑或删除语种。
添加语种
- 导航到语种配置页面:进入“系统设置”,选择“语种配置”。
- 点击“新增”:在页面右侧点击“新增”按钮,开始添加新的语种。
- 输入语种信息:
- 语种编码:填写该语种的唯一标识。
- 语种标题:输入语种的名称。
- 确认创建:点击“确定”按钮,即可成功添加新的语种。
💡 提示:新增的系统语言需要在 46 种语言编码范围内。
编辑语种
- 选择要编辑的语种:在语种列表中选中需要修改的语种。
- 点击“编辑”:进入语种编辑页面。
- 修改语种信息:
- 可编辑的内容包括 语种标题 和 语种编码。
- 保存修改: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更新语种信息。
删除语种
- 选择要删除的语种:在语种列表中选中需要删除的语种。
- 点击“删除”:在右侧点击“删除”按钮。
- 确认删除:进行二次确认后,即可成功删除该语种。
多语言内容配置
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多语言内容的配置,支持多种语言的管理与编辑。以下是相关的操作步骤和说明:
查看多语言内容配置
- 进入多语言内容配置页面:管理员可以在系统设置中找到“多语言内容配置”选项,进入该页面。
- 查看已配置的内容:在表格中,管理员可以查看各语种的已配置内容,支持显示不同语言版本的翻译。
- 表格列出配置项的名称、每个语种的内容(如日语、繁体中文、简体中文、英语等)以及相应的操作按钮,如“编辑”和“删除”。
- 进行操作:管理员可以对每一行内容进行编辑或删除,点击对应的“编辑”按钮,修改语言内容;点击“删除”按钮,删除不需要的配置项。
添加多语言内容
- 点击“新增”按钮:在多语言内容配置页面,点击右侧的“新增”按钮,开始创建新的多语言配置。
- 填写编码:为新配置项指定一个唯一的编码,确保其可被正确识别。
- 输入各语种的标题:为每种支持的语言输入标题。当前支持的语言包括:
- 日语(ja-JP)
- 繁体中文(zh-TW)
- 简体中文(zh-CN)
- 英语(en-US)
- 点击“确定”:填写完所有必要信息后,点击“确定”按钮保存配置项,成功添加新的多语言内容。